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从邮电建设看宁夏省政府与国民政府的关系

有关马鸿逵统治时期宁夏邮电业与地方军政当局的关系,在以下两部著作中有所提及:一是胡平生著《民国时期的宁夏省》(台湾学生书局,1988 年版)一书中,第三章第四节以一节的篇幅介绍了民国时期宁夏省邮电业的发展历程,属于宏观上的介绍,失之简略。二是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近现代卷》(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一书的第七章第二节第一部分内容,则叙述了这一时期与邮电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宁夏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界尚无专文将宁夏当地与邮电业的关系作为一个对象进行研究,本文拟据当时的档案与文献资料,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 辅助邮电建设

1933 年,马鸿逵出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开始了其对宁夏长达17 年的统治。马鸿逵上台之初,鉴于“交通为沟通文化、繁荣地方之唯一要政”,遂设立宁夏省道管理处,直属于宁夏省政府,负责全省道路的修建与运输业的管理[1]。正当马鸿逵开始整修宁夏省内的公路,以加强其对宁夏的控制之时,1933 年6 月,蒋介石以国民政府的名义,任命孙殿英为“青海西区屯垦督办”,令其率部西移,以削弱西北马家势力[2]。为了争夺统治权,“孙马大战”爆发。战事爆发不久,平罗就被孙军包围,宁夏遭到攻击。“宁、平一带属前线,禁止通行”,各地寄往宁夏、平罗的信件与包裹“因屡有阻滞而暂停收寄”。东南各省寄往中卫、吴忠堡、中宁等地的包裹,也由原来的太原、阳曲、绥德、宁夏线,改道长安、平凉。石嘴山、磴口等地虽在孙军势力范围内,但石磴、宁皋(兰)、宁盐(池)及宁定(远营)等轻班邮路在当地第十五路军的协助下亦可通行,只是“常被军人盘诘,以致迟误”[3]。这样,“一月十六日至三月廿二日平罗被围”,直到3 月22 日战事初告一段落时,各路邮班得以恢复正常[4]。

战事结束后,马鸿逵得以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完成其整修宁夏省内公路的计划。到1936 年为止,宁夏省道管理处采取军工为主、民工为辅的形式,在西北军和上届省政府公路交通建设的基础上,筑成宁包(头)、宁兰(州)、宁平(凉)三条省内干线公路和宁灵(武)、宁盐(池)、宁定(远营)等10余条县乡支线公路[5]。这些公路的整修,使宁夏邮局的邮路可以依其增辟,比之前更利于邮差行走。

1936 年1 月31 日,宁夏省道管理处改组为汽车管理局,开始营运宁夏省内客货运业务。自此,宁夏邮局可以通过公路班车带运邮件,运力及速度得到提升,促进了邮件业务的发展。1947 年10月及12 月,在宁夏省政府整修之公路基础上,宁夏邮局分别开通宁兰(州)、宁包(头)邮政汽车路线,邮运能力及省际邮运速度更为提高[6]。据统计,尚未开办汽车邮路前,从宁夏寄信至南京最快20 天。但汽车邮路开通后,从宁夏向南京寄信则最快只需5 天[7]。马鸿逵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客观上促进了邮局邮运方式的进步与邮运业务的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宁夏邮电通讯管理部门采取增设临时办事机构、增加临时工作人员、延长工作时间等措施,克服重重困难,忠于职守,有效地保证了军情政令的及时传递,对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马鸿逵借战争之机,开始名正言顺地扩充自己在宁夏的势力,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征训壮丁。而且马鸿逵为加强对宁夏的控制力,防止人员冒顶、逃避,特地下文要求在宁各机关造送“现有员役名单详细清册”至省民政厅详查[8]。宁夏邮局与电信局均向宁夏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马鸿逵提出申请,鉴于在当前“军讯紧急”,邮电工作人员不敷使用的情况下,邮电员工本已“多属昼夜值班、通宵工作”[9],万分辛苦,“按章应予缓训”[10]。但两局得到的回答只是“凡属应出壮丁之户,无论有何困难,事实上均不能免役……碍难照办”[11]。在极端缺乏人手的情况下,还抽调现有员工去进行军事训练,邮电两局工作任务的完成更加艰难。即使这样困难,邮电工作人员还是做到了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出色地完成了战时通讯任务。宁夏邮电两局员工杰出的表现,甚至博得了马鸿逵的嘉奖。

1941 年 12 月18 日,马鸿逵向宁夏电报局、宁夏邮局和欧亚航空公司三家单位发放奖金,奖励其工作人员与宁夏军政机关人员的相处融洽和工作的尽职尽责[12]。马鸿逵此次发放奖金的对象,在宁夏的国民政府机关中仅此三家,一方面显示出马鸿逵对国民政府在宁交通通信机关工作的满意。同时,因为这三家单位的战时业务均集中于在宁的军政机关,用发放奖金的办法使他们报以更加努力的工作,以提高宁夏军政通讯的效率,最终受益的还是马鸿逵自身。从中,能看出电邮航等交通通信机关在战时军政机关信息传递与维护地方免受侵害方面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