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海淀志愿服务步入阶段

海淀区将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相结合,推进志愿服务的广泛参与、落地生效、长效发展。

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持。截至2015 年7月,海淀区注册志愿者人,占全市22.39%,排名第一;注册志愿服务团队8326个,占全市17.2%,排名第一;登记志愿服务项目8358个,占全市17.7%,排名在全市也是名列前茅。发挥区域优势,统筹各方资源,海淀区将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相结合,推进志愿服务的广泛参与、落地生效、长效发展。

“团?聚”508

音乐教室内,志愿者们在一个小型展台上面摆放了航天模型、遥感卫星图像画册以及航天科技衍生的日常生活用品。圆珠笔、纸尿裤、条形码,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其实都是航天科技发展的衍生品,志愿者不仅介绍了航天发展的历史,航天遥感技术的应用,更让孩子们了解航天科技如何改变普通人生活。

随后,教室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航天主题绘画比赛作品展,从近百幅作品中选出的15幅优秀作品各有创意,孩子们用绚丽的色彩勾画出他们心中关于宇宙、关于飞行的畅想。其中三名小作者作为代表走上讲台,向志愿者们讲述起自己的“航天梦”,孩子们天马星空的想象力、志存高远的决心赢得一片掌声。

今年3月份,我国首个航天科普教育志愿服务辅导站落户打工子弟学校,让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圆了心中的航天梦。据了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所雷锋志愿服务队于1982年组建,从最早的7人小组发展到如今的1100余人。32年来,服务队从现实需求出发,服务科研生产,服务职工同事,服务环境保护,服务弱势群体,开展的服务项目囊括了志愿服务所有类型,活动影响力和相关组织经验均居同行业前列。

中国航天向来以其神舟飞天、嫦娥登月而被世人所熟知,但在普通人眼中,航天是一个神秘而又高不可及的行业。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每年都会有相应的社会服务项目让普通民众可以走进航天,了解航天。508所雷锋志愿服务队受此启发,决定将以往普通志愿服务与航天文化的传播结合起来,在帮助相关群体的同时,让大家可以了解中国航天,增强民族自豪感。

“团槃聚”508系列志愿服务项目分为“团聚归雁”、“团聚雏雁”、“团聚头雁”三部分,“团聚归雁”志愿服务主要面向社区空巢老人,抓住春节期间外出子女回家与空巢老人团圆的特殊时间点,通过为老人拍摄全家福及航天主题特色照片,记录下一家人值得珍藏和记忆的美好瞬间,使老人能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同时唤起外出子女对父母及家庭的重视,实现亲情向家庭的回归。

“团聚雏雁”志愿服务主要面向打工子弟校学生,通过航天主题摄影、航天绘画比赛、航天科普讲座及航天公开课,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对航天的热爱,消除他们内心的自卑感,鼓励他们通过努力学习创造美好人生。“团聚头雁”志愿服务主要面向社会普通行业的优秀人才,通过拍摄航天主题照片、参观航天城,近距离与神舟飞船、嫦娥飞船接触,满足他们对航天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一方面传播航天文化,另一方面促进他们为建设美好海淀再立新功。

508所雷锋志愿服务队已走过了30多个春秋。在单位内,他们关爱需要帮助的离退休职工、为职工子女提供义务家教服务;在社会上,他们走进“希望之家”,为那里的孤残弃婴送去爱心物资。

志愿服务队在传统帮助孤寡老人、打工子弟校学生及其他人群的基础上,策划了以航天主题摄影为主,其他航天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为辅的志愿服务项目,力图让更多的从内心和精神上帮助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感召一批人,与属地区域化团建相结合,构建一个和谐的群体氛围。截至目前,这一志愿服务项目得到了受众的一致好评,志愿者也从中得到了帮助他人、实现自我的快乐。

项目化管理推长效发展

在海淀,“邻里守望 爱在海淀”、“社区志愿日”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品牌活动脱颖而出,极大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以志愿服务阵地为依托,海淀区志愿者从组织化招募向社会化招募转变,形成了依托项目招募志愿者、按照需求选择志愿者、长期参与培养志愿者的工作机制。

将城市清洁、关爱空巢老人、帮扶残障人士等便民志愿服务活动转化成项目,在丰富项目的同时,跟进对志愿者服务领域和专业的细分,产生了社区志愿者、治安志愿者、应急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旅游志愿者、博物馆志愿者、保护知识产权志愿者、文化志愿者、医疗卫生志愿者、节水护水志愿者、科普志愿者等多种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