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对会计的制度逻辑和本质的思考 —— 《公允价

由北京邮电大学曾雪云教授撰写的《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市场风险》一书,系统阐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制度逻辑和影响金融市场风险的内在机理,并希望借此重新定义会计在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颇具创新意义和开拓精神。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会计学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观早被大家广为接受。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就会计究竟是一个信息技术系统还是一种管理活动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今天,这场讨论已经成为过往,但对会计本质属性和会计信息作用的探究仍在延续。然而,由于将会计信息有用性作为会计研究的起点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学术界对会计本质属性的探究似乎已然另类。就好像FASB部分理事所说,会计准则要保持中立,会计信息要保持客观,如实反映是重要基础,会计就像一面镜子,是经济的外部因素,不对金融市场本身的风险负责。会计是经济的外部因素,这对吗?在对与好之间,这个论断确实是好用的,因为把会计从经济中剥离出来,让会计看上去更纯粹,对会计是荫蔽的。但,它对吗?或者换个问题,我们在理论层面希望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做到的,与它实际做到的,是一回事吗?显然,假若人们用教义中的仁义礼智信,解释生活中真实的人,会失去对人性的洞察。那么,以假想的会计替代实际的会计,是会丧失对会计本质思考的。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应该依然是学术界的一个使命。在这个问题上,《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市场风险》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逻辑和思考。

书中第五章明确提出,“会计不仅是反映性的,而且是参与性的。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制度设计会影响管理层行为,而管理层行为会带来盈余后果。同时,会计信息还会影响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会影响资产价格。”在这个分析框架下,作者进一步提出:“一方面,就管理层行为来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有流动性强、交易成本低的特点,一旦买入价位合适,即便没有采取其他任何的经营和管理努力,也很可能获得持有利得和证券投资收益,于是给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和赚钱机会,很可能促使管理层更倾向于增加金融资产规模。另一方面,由于偷懒动机以及薪酬粘性的存在,管理层很可能从金融资产持有收益中获得更高水平的薪酬激励,又总有理由把证券投资持有损失归咎于市场风险以逃避薪酬惩罚。所以,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证券投资的‘赚钱效应’以及‘薪酬粘性’很可能共同助推了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规模。”凡此等等,书中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影响金融市场风险的机理和路径,为读者提供了机会去重新认识会计的角色和作用。

会计准则设定者大多从理论角度强调自身的职责在于设计一套合乎逻辑的规则体系,以保证会计对经济的反映是及时、真实、相关的,从而更好体现决策有用性目标。这没有什么过错,政府职能部门或者监管机构只能在有限的边界内履行职责。但是,职能分割很可能导致经济受损。一个经济体系的内部组成部分,包括会计,都是经济的内生变量,都会参与经济活动。特别是就金融市场风险而言,管理者对公允价值会计的适用、操纵、规避,市场对公允价值信息的理解、判断、反应,这些在《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市场风险》一书中都有解释。作者试图阐明,治理金融市场风险要从治理金融行为开始,而对金融行为的治理,需要理解会计准则对投融资行为的影响和会计信息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否则就会产生认知局限和结果偏误,这是较有启发性的。

笔者对《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市场风险》一书有几点体会很深。实务界常抱怨学术著作乏味,长篇大论,不知所指。这确实给学术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者善于从中国管理思想出发提出原创性理论,内容和风格比较务实,并将知识性、工具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

书中的知识性着重体现在名词解释、理论依据、公允价值会计发展历程、各章节理论分析之中。例如:书中第二章对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经济后果假说、会计在储贷危机中的角色扮演、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剩余收益估值模型等基础理论知识做了简明梳理;第三章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演变做了细致陈述;第四章对公允价值的概念、计量特征、理论含义、核算要求等容易混淆的概念做了厘清;等等。读后可以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由来、发生及会计准则的应用、认知基础、各方冲突等有一个系统的了解。